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在精准医学历史发展机遇和广东精准医学优势背景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应运而生,由中国联和健康产业集团牵头发起,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2017年2月28日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省级精准医学专业学会。目前有个人会员4122人,单位会员114家。2017年9月22日,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我会牵头成立了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理事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院肾内科侯凡凡教授。
2018年7月6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基因检测质量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临床基因检测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我会。
2018年9月6日,我会加入广东省科协,成为团体会员。
2020年3月11日,广东省科协批复同意我会牵头成立“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担任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主席。目前发起单位达43家,其中包括省级社会团体33家、地市级社会团体3家、龙头骨干企业6家、科研机构1家。
2020年8月18日,学会当选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副会长单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当选副会长。
2020年12月16日,学会获评“2020年度科协系统政务信息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0年12月17日,学会获评“ 2019 年度广东省科协系统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在精准医学历史发展机遇和广东精准医学优势背景下,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应运而生,由中国联和健康产业集团牵头发起,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2017年2月28日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家省级精准医学专业学会。目前有个人会员4122人,单位会员114家。2017年9月22日,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我会牵头成立了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理事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院肾内科侯凡凡教授。
2018年7月6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基因检测质量质量控制中心——“广东省临床基因检测质量控制中心”,挂靠我会。
2018年9月6日,我会加入广东省科协,成为团体会员。
2020年3月11日,广东省科协批复同意我会牵头成立“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担任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主席。目前发起单位达43家,其中包括省级社会团体33家、地市级社会团体3家、龙头骨干企业6家、科研机构1家。
2020年8月18日,学会当选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副会长单位,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炳刚当选副会长。
2020年12月16日,学会获评“2020年度科协系统政务信息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0年12月17日,学会获评“ 2019 年度广东省科协系统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Biophysical Society of China)成立于1979年11月,是中国生物物理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
据2018年8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有会员10000余名;有12个专业分会,7个专业委员会,4个工作委员会,3个地方分会;学会主办3个学术期刊。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Biophysical Society of China)成立于1979年11月,是中国生物物理学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
据2018年8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官网显示,学会有会员10000余名;有12个专业分会,7个专业委员会,4个工作委员会,3个地方分会;学会主办3个学术期刊。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拥有先进P3实验室的研究院,按国际标准建设的成果孵化转化中心,最不像医院的国际医院,能培育人体类器官结合3D打印的器官医学中心,从遗传基因出发结合生活环境与习性的主动健康管理与康养示范园区……所有这些,都将在近年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的建成投入使用,最终变成现实。
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
拥有先进P3实验室的研究院,按国际标准建设的成果孵化转化中心,最不像医院的国际医院,能培育人体类器官结合3D打印的器官医学中心,从遗传基因出发结合生活环境与习性的主动健康管理与康养示范园区……所有这些,都将在近年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的建成投入使用,最终变成现实。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生物岛实验室(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
生物岛实验室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联合粤港澳地区优势科研单位和众多国际顶尖科研力量,瞄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前沿研究,布局再生医学前沿基础研究、临床创新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高端生物医疗器械耗材研发五大科研方向,邀请了24位国内外院士加入,引入1200 余人、52个创新合作团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
生物岛实验室立足国际化、高起点,致力于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打造再生医学与健康前沿研究基地、临床应用基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基地,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积极搭建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中心,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岛实验室(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
生物岛实验室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联合粤港澳地区优势科研单位和众多国际顶尖科研力量,瞄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前沿研究,布局再生医学前沿基础研究、临床创新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高端生物医疗器械耗材研发五大科研方向,邀请了24位国内外院士加入,引入1200 余人、52个创新合作团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
生物岛实验室立足国际化、高起点,致力于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打造再生医学与健康前沿研究基地、临床应用基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基地,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积极搭建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中心,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争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20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离子医学研究所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揭牌。据悉,这是国内首家融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和医疗服务为一体的临床研究医院。
该临床研究医院由中国科学院前沿局主管,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主体设在中国科大附一院,以临床研究为主要目的,医疗业务服务于临床研究。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是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安徽省创新资源与政策优势,依托中国科大理工结合的学科优势和“所系结合”的办学优势、附属第一医院辐射全省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全面的临床优势,构建新型“医—教—研—产”融合的创新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科大围绕“双一流”目标,以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建设临床研究科研平台,设置约100张研究型病床,力争为中国科学院系统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临床试验和转化基地,助力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的资源整合和长远发展。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建设,将项目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健康领域的重大科技设施,已落实建设用地46.01亩。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离子医学研究所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揭牌。据悉,这是国内首家融医学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和医疗服务为一体的临床研究医院。
该临床研究医院由中国科学院前沿局主管,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主体设在中国科大附一院,以临床研究为主要目的,医疗业务服务于临床研究。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是国内首家临床研究医院,旨在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安徽省创新资源与政策优势,依托中国科大理工结合的学科优势和“所系结合”的办学优势、附属第一医院辐射全省的规模优势和技术全面的临床优势,构建新型“医—教—研—产”融合的创新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科大围绕“双一流”目标,以推进“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建设临床研究科研平台,设置约100张研究型病床,力争为中国科学院系统开展临床研究提供临床试验和转化基地,助力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的资源整合和长远发展。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合肥)建设,将项目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健康领域的重大科技设施,已落实建设用地46.01亩。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
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广州市属重点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校。
学校于1958年6月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设立,原名广州医学院。1970年12月,更名为广州市医科学校。1973年6月,恢复广州医学院名称。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
根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省级试点学院3个、省级产业学院1个;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2602人,在校留学生285人;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4个省(部)级重点专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
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
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是在名誉理事长钟南山院士支持下,由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广州医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起,于2011年7月5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复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基金会始终秉持“顶天立地为人民”的使命,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医学、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为价值观,精心组织筹划各项活动,资助医学学术交流;奖励医学相关科学研究、教育、创新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医学健康科普、编著医学图书期刊;开展扶贫济困、救病助医、资助养老、抗击疫情、健康促进等志愿公益慈善活动。
基金会已建立秘书处、志愿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专项基金等组织架构体系,认定为慈善组织、志愿服务团体,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控诊治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广东省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理事单位。
基金会自成立以为,开展一系列助学、扶贫、疾病救助、学术交流等学术公益慈善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金会积极倡议动员,在组织一线支援、积极捐款捐物、补助一线抗疫工作者、资助科研、共建院感防控示范基地、公益宣传、科普宣传、扶贫助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基金会拟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重要贡献与价值的5A级基金会,成为中国医学领域重要的学术平台、志愿平台、公益平台及慈善平台。
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
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是在名誉理事长钟南山院士支持下,由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学研分中心/广州医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起,于2011年7月5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复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基金会始终秉持“顶天立地为人民”的使命,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医学、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为价值观,精心组织筹划各项活动,资助医学学术交流;奖励医学相关科学研究、教育、创新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医学健康科普、编著医学图书期刊;开展扶贫济困、救病助医、资助养老、抗击疫情、健康促进等志愿公益慈善活动。
基金会已建立秘书处、志愿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专项基金等组织架构体系,认定为慈善组织、志愿服务团体,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控诊治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广东省慈善总会第四届理事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副会长单位、广州市生物产业联盟理事单位。
基金会自成立以为,开展一系列助学、扶贫、疾病救助、学术交流等学术公益慈善活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金会积极倡议动员,在组织一线支援、积极捐款捐物、补助一线抗疫工作者、资助科研、共建院感防控示范基地、公益宣传、科普宣传、扶贫助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基金会拟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重要贡献与价值的5A级基金会,成为中国医学领域重要的学术平台、志愿平台、公益平台及慈善平台。
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
2020年8月27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牵头成立的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批复同意成立。
作为全国科协系统首个学会、企业相融合的创新性联合体,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担任,发起单位共有43家,涵盖了医学、生物医药、大数据、智能制造、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产业园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社团,还包括了科研机构、龙头骨干企业,凝聚起强大的专业机构资源,助力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
2020年8月27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牵头成立的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经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批复同意成立。
作为全国科协系统首个学会、企业相融合的创新性联合体,广东省科协精准医学学会企业联合体第一届主席团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担任,发起单位共有43家,涵盖了医学、生物医药、大数据、智能制造、政策研究、咨询服务、产业园等多个领域的专业社团,还包括了科研机构、龙头骨干企业,凝聚起强大的专业机构资源,助力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7年12月21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牵头发起、获得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广州召开成立大会,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的精准医学联盟。
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2017年12月21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牵头发起、获得广东省科技厅认定的广东省精准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广州召开成立大会,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省级科技部门认定的精准医学联盟。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花岗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黄花岗科技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广州市的城市核心——越秀区。区内政通人和、商贸发达、人才荟萃,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拥有二十个产业基地,发展面积60万多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国家信息服务业示范园、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称号,形成了以信息服务业、创业产业、健康医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财务管理、数据处理为主的外包业务和以电信、金融、航空、交通、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接包行业,有汇丰环球客户服务(广东)有限公司、友邦咨询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金万邦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知名服务外包企业。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花岗科技园管理委员会
黄花岗科技园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处广州市的城市核心——越秀区。区内政通人和、商贸发达、人才荟萃,现代服务业高度聚集。拥有二十个产业基地,发展面积60万多平方米,先后荣获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广州示范区、国家信息服务业示范园、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称号,形成了以信息服务业、创业产业、健康医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财务管理、数据处理为主的外包业务和以电信、金融、航空、交通、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接包行业,有汇丰环球客户服务(广东)有限公司、友邦咨询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金万邦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新一代数据中心)、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知名服务外包企业。
联合精准医疗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精准医疗技术集团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理念,一直以来专注于精准医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精准医疗技术的推广及市场发展,深入推动精准医学对人类健康认知的颠覆性影响。
目前已成为涵盖遗传工程技术、多组学技术及研发、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精准医疗技术、生物医药开发、细胞存储、远程医疗、主动健康管理与康养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研、产、医、康及标准创建等一系列新型产业模态.
基于全球范围内精准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联合精准集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区位,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及复旦大学合作在南沙区打造精准医学产业国际高地——“国际精准医学硅谷”,从而实现打造“精准医学中国中心”战略目标。
联合精准医疗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精准医疗技术集团秉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理念,一直以来专注于精准医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助力精准医疗技术的推广及市场发展,深入推动精准医学对人类健康认知的颠覆性影响。
目前已成为涵盖遗传工程技术、多组学技术及研发、肿瘤标志物检测等精准医疗技术、生物医药开发、细胞存储、远程医疗、主动健康管理与康养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研、产、医、康及标准创建等一系列新型产业模态.
基于全球范围内精准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联合精准集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区位,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及复旦大学合作在南沙区打造精准医学产业国际高地——“国际精准医学硅谷”,从而实现打造“精准医学中国中心”战略目标。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联系方式
电话: 020-87001609
传真: 020-87001157
Email:pm@gdpmaa.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天河路45-21号
学会公众号
博览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2030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备案号:粤ICP备1910909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24号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联系方式
电话: 020-87001609
传真: 020-87001157
Email:pm@gdpmaa.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天河路45-21号
学会公众号
博览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2030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 备案号:粤ICP备1910909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224号